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近代中國國際關係上
 
開課學期
94-1 
授課對象
歷史學系  
授課教師
李君山 
課號
Hist2012 
課程識別碼
103 20201 
班次
E1 
學分
全/半年
全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A,B(18:25~20:10) 
上課地點
普201 
備註
專史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
課程大綱
********

近代中國國際關係
Modern China and The World(1840)

李君山

(一)教學構想

本課程的內容,係以「中國近代史(1840)中的國際背景與國際因素」為核心構想,嘗試將中國近代史的發展,與列強在遠東的霸權角逐,加以結合,來闡明史實、並啟發思考。
因此本課程將中國近代史的發展,分成五個階段:
一、 新帝國主義的東來(1870’s);
二、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1870’s1914);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19141937);
四、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371991);
五、 冷戰結束後(1991);
其下再各分若干講,以引導學者,將中國史與世界史,連結了解。
概括而論,第一階段中,英國在華,是居於穩固的龍頭地位,故主述以中英關係為主。第二階段,則為列強(俄、德、還有晚到的日本)挑戰英國霸權的局面;英國則全力「維持現狀」,以鞏固在華領先地位,故有「門戶開放」政策的提出。
第三階段後,英國勢力急遽衰退,東亞成為日、美角逐的場域,因而有「華盛頓會議」與太平洋新秩序的協定。第四階段後,日本帝國勢力全面崩潰,而由美、俄兩戰勝國接收地盤,遂有國共內戰及兩岸對峙的產生。第五階段後,蘇聯瓦解,世界暫由美國獨霸。
因此課程進度上,將以一次大戰為界,分成上學期及下學期:上學期介紹第一、二階段;下學期則介紹第三、四階段。盡可能以宏觀的角度,將一百五十年間,中國與世界的關係,作一闡發。

(二)進度綱要(上學期)

第一講  新帝國主義的形成與東來
第二講  中國進入條約體系
第三講  固有朝貢制度的瓦解
第四講  二次工業革命與新列強崛起
第五講  甲午戰爭與瓜分危機
第六講  「門戶開放」原則之樹立
第七講  以鐵路和銀行征服中國
第八講  從日俄戰爭到日美對立
第九講  一次大戰前在華的列強協調
第十講   一次大戰與東亞霸權失衡

(三)進度綱要(下學期)

第十一講 中國民族主義與修約外交
第十二講 華盛頓會議與太平洋新秩序
第十三講 蘇聯東進與中國革命外交
第十四講 日本大陸政策與九一八
第十五講 門戶開放對大東亞共榮圈
第十六講 全球備戰與七七事變
第十七講 泥淖戰爭與列強轉移
第十八講 珍珠港事件後的新局面
第十九講 美蘇關係與國共內戰
第二十講 兩岸格局的形成

 

課程目標
 
課程要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無資料